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市政府关于印发泰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4—203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12-31    来源: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泰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4—2035年)》已经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泰州市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31日

  泰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

  (2024—203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发展泰州市知识产权事业,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建设背景

  长期以来,泰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国家和省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连续六届入选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成功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1525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3.74件,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进入新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是新技术、新经济、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对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走好具有泰州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为加快制造强市建设、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

  ——坚持产业导向、完善机制。聚焦“1+4”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更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培育、保护、转化、服务机制。

  ——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发挥知识产权激发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的聚变效应,以深化改革破解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难题。

  ——坚持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建立统一领导、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知识产权治理网络。注重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依法治理、严格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促进依法授权、依法获权、依法维权、依法用权,建立具有泰州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坚持开放交流、市场配置。强化知识产权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构建更加开放的知识产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显著增强、创造质量全面提高、运用成效更加明显、保护体系趋于完备、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有效发明专利量达2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3件,有效注册商标量达9.6万件,万人一般作品和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达8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超过30亿元。

  到2035年,泰州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制度健全、保护有力、转化顺畅、服务便捷、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知识产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具有泰州特色、全国先进的知识产权强市全面建成。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知识产权高起点规划

  1.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促进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推进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修)订工作,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相关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制定知识产权信用分类监管、技术调查官等配套制度,依法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出台助推知识产权转化的措施,推进知识产权保险、质押融资、价值评估、转化利益分配等制度的创新与落实。推进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印记、自然禀赋等特色本土资源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有效衔接。

  2.深化知识产权管理。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建设接轨国际、职责明晰、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增强管理服务人员配备,健全事权明晰、高效衔接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加强乡镇(街道)、开发园区等基层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建设。加强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鼓励市(区)先行先试,突出开发园区示范引领,着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强县和示范园区。优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决策机制,探索重大产业规划、高新技术领域重大投资项目、重大科技活动的知识产权评议工作。探索知识产权清单管理模式,研究制定知识产权风险评议项目清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目录清单以及高价值专利、高知名度商标、高影响力版权等培育清单。完善知识产权“一网通办”服务,充分利用窗口服务和网站等载体组织公益性对接、政策宣讲等活动。

  (二)加快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

  3.促进专利创造。优化专利创造激励政策,加大对高价值专利创造的政策扶持力度。开展高价值专利领创行动,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加快培育一批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高价值专利。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建设工程,引导企业优化内部高价值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体系,培育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指导在泰高校健全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职务科技成果披露、专利申请前置评估等制度。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专利创造。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着力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组织开展市专利奖评审,支持和推荐高质量专利参加国家和省级专利奖项评审。高起点引进先进专利技术,引导国内外前沿技术和高质量专利向泰州集聚。鼓励生物医药基础研究领域形成一批原始创新核心专利。

  4.推进商标、版权等创造。实施商标品牌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企业和组织形成以国家品牌为龙头、省级品牌为主体、市级品牌为支撑的品牌群体。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推进泰州地理标志挖掘培育,促进地理标志产品与电商直播平台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工作,发挥行业协会在维护成员权益、促进行业发展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作用。指导帮扶市场主体破解商标品牌创造、管理、维权、市场拓展等难题。持续支持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攻关,打造泰州自主生物育种品牌。发展核心版权产业,在传统戏曲、影视、出版等领域打造一批高影响力版权。推动泰州版权产业向数字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充分彰显泰州江海文化底蕴与自信,打造梅兰芳、泰州学派、里下河文学流派、郑板桥等城市文化标识。

  (三)强化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

  5.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持续开展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等知识产权专项保护行动。加强知识产权执法联动,加大跨部门联合行政执法力度。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的监管机制,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行为对象实施重点监管。加大对侵犯各类市场主体专利权行政裁决工作力度,加强行政裁决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简单案情专利侵权案件书面审理、独任审理机制,完善典型案例研讨和侵权纠纷调解合作机制。完善技术调查官制度和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工作体系。推进“正版正货”示范创建工作,培育一批省、市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和“正版正货”承诺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跟进解决企业在海外市场受到侵权的问题。

  6.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区域协作、衔接顺畅、快速响应的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建设。发挥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职能,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检察工作,强化知识产权民事检察精准履职,稳步开展知识产权公益诉讼,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精品案例,推进知识产权刑事合规各项工作。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改革,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进知识产权“先行判决+诉中调解”裁判方式改革。打造高素质知识产权司法队伍,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人员履职能力建设。持续优化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同机制,构建全方位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平台。

  7.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优化行政执法、刑事司法、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有效配合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完善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公证、鉴定和维权援助体系,加强司法鉴定机构、仲裁机构建设,健全仲裁调解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行业调解机制。推动在各地建设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聚焦主导产业,以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为核心,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和水平。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信用监管体系,依法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对“1+4”主导产业等方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四)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

  8.深化知识产权产业赋能。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最大限度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挖掘专利价值,建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分析制度,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以专利导航赋能产业发展,建立健全专利分析与产业运行分析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决策机制。支持创新主体加强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开展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行业知识产权联盟。鼓励构建产业专利池,保护产业良性竞争,提升防御和应对知识产权风险的能力。促进泰州淮剧、泰兴花鼓、靖江宝卷、溱潼会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黄桥烧饼、靖江蟹黄汤包、兴化大闸蟹等地理标志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打造更多高水平且有泰州特色的国际会议或展览会品牌。

  9.优化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建成泰州市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中心,争创国家级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健全专利权转让登记相关机制,完善专利开放许可相关交易服务、信用监管、纠纷调解等配套措施。指导企事业单位强化职务科技成果规范化管理,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新模式,指导建立单位、科研人员和技术转移机构等权利义务对等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市场导向的专利筛选评价、供需对接、推广应用、跟踪反馈机制。加强政府部门、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和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体系等多方协同。

  10.加强知识产权金融融合。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新模式,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或推广自主创新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指导生物医药等研发型企业通过质押专利许可权面向市场募集资金,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搭建质押融资信息服务平台,打通“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质押融资通道,持续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模式。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评估在企业技术转化中的应用。加强知识产权融资风险防控,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推广知识产权保险产品。

  (五)加强知识产权高标准服务

  11.增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功能。拓展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内容,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便利度。扩展知识产权业务“一网通办”范围,推动知识产权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支撑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载体,支持有条件的创新主体申报建设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支持各类开发园区、试验示范区、服务业集聚区等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或者工作站。鼓励支持各级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推行知识产权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模式。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与新领域新业态产业发展的政策协同和业务联动,强化对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

  12.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培育。实施知识产权服务主体培育行动,培育一批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本土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与“1+4”主导产业、现代农业、研发设计、金融行业、检测检验等融合发展。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持企事业单位创新发展,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求,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优化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培育发展高水平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提升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引导律师、公证员、仲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水平。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政策体系,健全服务业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

  (六)打造知识产权高品质环境

  13.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进一步打造更多高水平涉外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泰州制造和泰州名品走向国际市场。引导企业进行国际专利申请和商标国际注册,积极参与推荐地理标志产品申请中欧地理标志互认名录。探索构建纵向互通、横向互动、合作共享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沟通、风险预警和应急等制度。聚焦重点产业、行业和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的痛点难点,加强典型案例与重点产业分析,加强对企业维权援助指导,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丰富知识产权外事交流方式,通过邀请外国人来泰、使领馆交往、外籍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推动国际知识产权信息、资源、服务直通重点开发园区和涉外企业。

  14.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培育一批专业性强、信用良好的知识产权专家型人才,推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向企业和产业有序流动,实施高水平“产才融合”。加快在泰高校推进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支持本科院校建立知识产权学院,支持高职院校设立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平台、优秀人才信息库建设,打造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梯次培育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人才职业晋升体系,落实知识产权职称评审机制。推动将知识产权纳入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培训内容。支持专利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市场主体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培育高素质涉外知识产权机构和人才。

  15.优化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纳入市级机关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定期发布《泰州市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状况白皮书》《泰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泰州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蓝皮书》等。推动知识产权宣传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宣传展示能力,拓展知识产权宣传展示空间。加大对科创典型、知识产权优秀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宣传报道力度,培育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和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促进知识产权科研教学发展,鼓励泰州市中小学参与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的创争工作,鼓励驻泰高校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学术科研氛围。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市委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知识产权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制定本纲要的年度推进计划,逐项抓好落实,确保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强支持保障。强化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资金投入保障,做好财政预算与纲要实施的衔接,统筹用好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创新财政资源配置使用模式。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各类投融资机构等增加对知识产权的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

  (三)加强考核评估。建立本纲要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开展年度监测和定期评估总结,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常态化管理,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纲要实施情况的阶段性评估工作。

上一条:市政府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
下一条: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离岸创新中心建设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